业界动态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明确提出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战略的核心思想和战略部署,我们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是一般的策略问题,而是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创新路径,事关在新一轮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中国能否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提升话语权、扩大影响力的关键,事关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实现从全面并跑到战略领跑的重大突破,事关中国高等教育能否真正适应普及化阶段质量多样化、学习终身化、培养个性化、治理现代化需求,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基于以上思考和认识,我们建设了“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智慧高教平台”)。

01智慧高教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智慧高教平台就是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是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解决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智慧高教平台搭建起了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立交桥”,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四通八达,对于助力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新期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要适应质量多样化、学习终身化、培养个性化、治理现代化的需求,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手段、变革教育模式。智慧高教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场景和优质资源,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四是慕课与在线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慕课规模虽然庞大,但平台不融、数据不通、资源分散,面临着“找课难、分析难、监管难”三大痛点问题。智慧高教平台把分散的优质课程资源整合在一起,采用了先进的智联网引擎技术,实现了全网好课一站搜索和智能推荐,同时具备了大数据分析和服务功能,可以实施在线学分课程大数据监测与管理,有力回应了当前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痛点问题。

02智慧高教平台的目标及特点

智慧高教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汇聚国内外最好的大学、最好的教师,建设最好的课程,成为全球课程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用户最多的智能化国家开放课程平台。平台具备了公共服务和智慧治理两大核心功能。

智慧高教平台主要具备以下突出特点:

服务智能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多种符合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智慧服务,优化了用户体验。

数据精准化。平台对课程信息及学习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计算、分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分析服务。

管理全量化。将所有在线课程平台的学分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可集中反映我国在线课程发展全貌,具备门户的汇聚集中能力、开关控制能力,实现“平台管平台”。

03智慧高教平台的未来展望

一是汇聚名师“金课”,成为永远在线的“金课堂”。智慧高教平台从国内20个在线课程平台5万门课程中遴选出2万门优质课程作为首批上线课程,未来还将陆续上线更多平台、更多高校、更多教师、更多类型课程和资源,致力于覆盖高等教育所有学科专业的一流核心课程体系、核心教材体系、核心实验实训体系,汇聚名家名师名课,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永远在线的“金课堂”。

二是功能持续升级,成为师生教与学的“智慧脑”。对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来说,智慧高教平台打破了高校的物理围墙,实现了“一个平台在手,网罗天下好课”,让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愿景梦想成真;对教育管理者和大学教师来说,智慧高教平台提供的全方位教与学大数据分析和互动服务,给教师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三是聚焦应用为王,成为提质赋能的“助推器”。平台聚焦提质量、推公平,加快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一方面促进“好校建好课”,帮助高水平大学共建优质课程,分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推动“强校带弱校”,深入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帮助西部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

四是助推国际领航,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名片”。做大做强在线教学国际平台,智慧高教平台链接了“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向世界提供近千门多语种课程,未来将依托国际平台推动更多中国名师“金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加强国际开放合作,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召开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加强高端教育对话交流和合作,探索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合作新范式,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吴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上一条:教育部:充分利用信息化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高校数字化转型如何破题?

Baidu
sogou